中国进入老龄化、长寿化、慢病高发的时代,基于时代特点,进行利用科技进行创新健康管理势在必行。
3月1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4全国两会·华夏大健康主题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专题活动以“守正·创新”为主题,来自医药医疗大健康领域主管单位领导、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医疗大健康企业高管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医疗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与挑战,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罗麦科技研发部总经理高健在发言中表示,2023年是生成式AI爆发元年,在这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我们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罗麦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大健康产业的集团公司,我们既关注中医养生这样的中国传统医学,也关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如何既坚守中医养生的智慧之“正”,又勇于创新,结合人工智能,打造更为精准、高效的养生新模式,这个是我们作为发展的重要议题。
人工智能与中医养生整合
中医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健康调养手段,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个体化治疗、预防为主,能较好满足这个时代的需求,因此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引导及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 (2016-2030年)》、《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
高健表示,中医发展虽然受到重视,但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太宏观,无法进行数据量化,更多通过老中医经验积累判断,因此给较多人形成不严谨、不科学的想法;中医有一套完善的操作办法,比如“望闻问切”,可能会根据医师个人经验,进行判断,出现不同的结论及干预方案;中医教学偏向西化,很多中医学科毕业生不会切脉,无法进行诊断;中医理论与百姓生活交流存在差异,比如一个患者进入医院,医师进行了诊断分析,由于门诊量及个人认知等,无法快速对消费者形成健康知识普及,对于“痰湿、体虚、气虚“等无法详细理解,也导致对中医信任度下降。种种原因,都限制了中医的发展。
但中医在国内还是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全国医师总数400余万,中医医师约80余万,占1/5。全国的养生保健机构,主要以中医养生为主,数量也超百万,从业者人数也超过3000万,说明大众消费者对于中医及中医养生具有很强的需求。
在高健看来,“守正”即中医强调的整体观念、个体化治疗、预防为主等理念,至今仍然对我们的健康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人工智能与中医养生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守中医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确保科技的应用服务于人的健康,而不是替代或背离中医的初衷。
以罗麦科技为例,公司与全国众多中医专家在目诊、问诊、舌诊、面诊等诊断方面进行多次沟通交流,与中医药理学、毒理学,名中医等构建经方转化的合作,建立了中医为本的健康管理机制。
高健认为,创新是推动中医养生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关键。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式识别和优化决策能力,可以为中医养生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体的生理数据、健康状况、饮食偏好等信息,人工智能可以为我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精准营养管理。这种创新性的融合,既保留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特色,又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了养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这个过程中,罗麦科技收集了各种目诊、问诊等诊断图片、知识体系,进行科学化标注,基于人工智能基座模型打造中医垂直应用大模型,形成了检测、食养、保健、运动、生活等众多干预模式。
在“守正·创新”的思路指导下,罗麦科技构建一种新型精准营养管理的养生模式。这个模式以中医养生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为基础,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优化能力,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营养管理方案。这种方案不仅考虑了个体的体质差异、生理需求和生活习惯,还结合了现代营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应对挑战的三点建议
实际上,国内要实现中医养生加人工智能这一新型养生模式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我们还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问题。
比如,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隐私性?如何结合中医的复杂理论和人工智能的算法模型?如何培养既懂中医又懂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高健认为,只要我们坚持“守正·创新”的思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中医养生的优势,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我们一定能够构建出更加科学、高效、个性化的精准营养管理养生模式。这种模式将为个体的健康养生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服务,推动中医养生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通过罗麦科技这几年在“守正.创新”过程中的实践总结,高健提出了三点应对挑战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次主题座谈会,多呼吁多促进,共同促进中国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高健提出,第一,中医+AI创新发展,需要涉及到多种学科,例如医学、影像学、营养学、物理学、电子学、人工智能,因此建议深化高校中医药人工智能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建立交叉学科群和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推进“中医药+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强强联合机制。
第二,中医垂直应用大模型的共享机制建立。现在很多机构都开始建立中医垂直应用大模型,但模型建设投入大,数据庞杂,建议由行业协会或研究所、龙头企业牵头,构建中医垂直应用基础大模型,各企业或研究机构基于各自业务发展,进行私有化开发,避免“千模共舞”,重复投入、重复进行基础研究。
第三,中医+AI将涉及到多个环节,有上游企业、体检或社区服务中心、养生机构等,建议构建中医AI应用及协同联盟,将数据、信息、服务打通,形成产业攻关机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如在“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共同体发布暨十百千万合作伙伴计划”,围绕十大重点领域,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已汇聚超1000家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聚焦补短锻长、基础前沿等领域,共同谋划了超50项产业共性需求,组建了120余个联合攻关战队,着力协同攻克了产业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