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 中药大健康产业链加速形成

“双轮驱动” 中药大健康产业链加速形成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从第九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了解到,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材产业在科技和市场“双轮驱动”下持续稳定发展。

现代中药产品生产研发、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发展方向的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也正在加速形成。不过,也有专家指出,目前一些中药材仍然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下一步要以无公害药材保障中医药健康发展。此外,未来有待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监管,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等级评价制度,助推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本届大会以“创新支撑·绿色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士聚焦行业热点,就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在健康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优质药材的代表,加强道地药材资源保护和生产管理,规划引导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提升中药材质量,对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张晓峰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发挥了突出作用,一批中药品种走出国门,有力支持了国际抗疫工作。在当前形势下,中医药事业面临重大机遇,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

近年来,在科技和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中药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现代中药产品生产研发、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建设加速推进,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发展方向的中医药产业链也正在加速形成。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李莉介绍,如果加上野生半野生中药材,根据初步估算,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800万亩。在600多个常用中药材中有300多种实现了人工种养,有力支撑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药材的优势产区逐步形成,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支撑也逐步夯实,助力各地群众朝着乡村振兴目标前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我国正开拓中药智能制造,把中药制造实现智慧化。同时我国医药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药异军突起,中药材、中成药、配方颗粒、饮片等稳步发展。

广西中药民族药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天然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包括罗汉果、鸡血藤等在内的70多种中药原料主要来自广西。这些原料药物为中药资源利用和生物医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肉桂、罗汉果等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为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药资源保护、道地药材种植等方面,广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着力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遴选了‘桂十味’道地药材和31味具有广西地域特色的药材。”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俊华说,广西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种植面积达到720万亩,居全国第二位,罗汉果、八角等排名全国第一,产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形成了“三金”等一批驰名全国的医药品牌。

“我们用短短几年时间打造了广西规模较大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企业——仙茱中药。通过并购与合作的方式实现了中药饮片与中成药的覆盖,并在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炮制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朝阳表示,下一步,企业将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产业,构建覆盖中药材种植和采收、中药饮片、中成药产品的生产与研发、中药现代物流等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的业务体系。同时,积极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等现代中药产品生产研发、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

与会专家表示,尽管我国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但一些瓶颈也不容忽视。

张伯礼表示,目前一些中药材面临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植物生长激素违规使用等问题,对此必须加以重视。中医药药材和饮片要分类分级、优质优价,从而提升中医药质量,要做到“三无一全”。如人参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建立起人参高质量无公害种植规范,助推无公害人参的出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说,此前许多药材采挖于深山老林,药效高、药力足。随着需求暴涨,野生药材几乎挖空殆尽,不得不进行人工栽培。人工栽培在药材资源收集、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高产低质、农残超标、连作障碍等主要问题。对此,应注重生态环境特性与中药材生长发育特点相结合,利用最适生态环境生产最优质的中药材产品。

药材好,药才好。与会专家表示,只有中药材质量过硬才能保证中医药的疗效,进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下一步要加强基础课题研究,推广规范化种植,以无公害药材保障中医药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中医药临床证据数据库建设,推动中医药和西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张伯礼说。

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名誉主席王国强建议,强化中药材道地产区环境保护,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分区域、分品种完善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标准,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管理办法,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探索制定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激励政策,健全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监管,并建立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等级评价制度,助推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免责声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