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网讯 今日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
正如俗语所云,“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在寒意渐浓、秋冬交替的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一、饮食养生
在饮食上应遵守“滋阴润肺,少辛增酸”的原则,以适应寒露的气候特征。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引起肺燥,而秋季正是肺部比较敏感脆弱的时候,所以秋天是不适合吃辣的时节。饮食养生,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多吃甘淡滋润的食品:
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预防缓解咽干口燥的情况。梨、柿子、香蕉等水果,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蔬菜,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都适宜此时食用。
早餐应吃温食:
最好喝热粥,而粳米、糯米均有非常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二、行为养生
防寒保暖:
天气寒凉,日夜温差大,做好保暖工作是第一步。“寒露不露脚”,防寒要从足部开始,两脚距离心脏是最远的,所以血液供应很少,且脚部脂肪层很薄,容易受刺激。脚部冰冷是很容易出现的现象,有些女性和老年人经常手脚冰冷,脚部受凉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和毛细血管收缩,而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以使得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早睡早起,保证睡眠: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让身体状态好转,精神状态也会变好。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内保湿:
寒露过后,秋季干燥的现象愈发明显了,这时室内保湿工作要开始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即可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适合秋季摆放在室内的绿植有:绿萝、富贵竹、风信子、花叶万年青等。
适宜运用健走慢跑:
寒露前后温度变化很大,由开始的凉爽变成了寒冷,很多人都不能做到及时的适应,这段时间不适合做太剧烈的运动,健走和慢跑这种缓和的运动能活动全身的肌肉,也能适当增加身体阳气。
室内运动,瑜伽建身:
寒露时节环境温度偏低,不适合过多的室外运动,室内运动是很好选择,其中瑜伽更是不错的选择。瑜伽也是全身性的运动,对晚秋这种运动较少的时节,有活动筋骨、疏通血脉的效果。此外在瑜伽前后还能进行静坐冥想,调节人的精神。
三、心理养生
寒露时节心理精神上的调养也非常重要,此时气候渐冷,且越来越干燥,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易在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定、易于伤感忧郁的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调节情绪:
中医认为悲伤是伤害身体的一种情绪,同时过度兴奋激动,使得阳气浮动,很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应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将不良的情绪及时地宣泄出来,让心情平静安详,乐观豁达。平时多参加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去做做运动,陶冶情操,稳定情绪。
扫除抑郁: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在深秋时节,人们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平时可多做运动以此来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喜悦溢于言表,可使忧郁愁烦顿消,令人心旷神怡,给生活增添无限乐趣。这是秋季养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点。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生一切成就的财富根源,更是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命题。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于智敏教授和天津和治友德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韩金明先生联袂主编的当代养生理论奠基之作——《养生理论应用枢要》,是一份来自健康的邀请,希望您则其善者而笃行之,踏上健康幸福之路。
本文稿不涉及商业传播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