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三大女强人之许叶芬:其貌不扬,却能力出众,兴旺百年家族

同仁堂三大女强人之许叶芬:其貌不扬,却能力出众,兴旺百年家族

女人能顶半边天,很多男人认为这句话夸大了女人的实际作用;女人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很多男人认为女人只能依附男人而活;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很多人认为女人治国,国定乱,女人管家,家将穷。难道真是这样吗?不妨领略同仁堂历史上这位女强人的风采。看看她是如何凭着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在危急时刻,大显身手,力挽狂澜的。

晚清一对小新郎新娘

同仁堂重回乐家之手,黑胖姑娘嫁入乐氏家族

1880年,同仁堂的乐氏家族的中兴人物乐平泉去世。据乐家后代子孙回忆:“老祖印川公(后代对乐平泉的尊称),身材高大,面白鼻直,待人宽厚,儒雅俊朗。”为何乐家人称这位印川公为中兴人物呢?因为,同仁堂在乾隆时期曾发生一次大火,损失惨重,以致于乐家人再也难以维持同仁堂的生意。最终,经过朝廷的干预,同仁堂的主要经营权转手当时的御医张世基。此时的乐家只能从同仁堂中分些钱,并不能插手经营的事务。就这样,一百多年间,同仁堂虽几易其手,但乐家子孙中无人有能力夺回祖上的同仁堂。直到第十代子孙乐平泉的出现。乐平泉不甘心祖上创下的基业始终掌控在别人之手。于是,根据祖上的秘方与自己对秘方的研究独制了一些丸散。没想到,这些丸散药效很好,受到京师百姓的欢迎。随之生意越做越火,乐平泉也渐渐积累起资金与经验。而此时的同仁堂却因外姓人经营不善,一日不如一日,不得不提出与乐平泉合作。就这样,乐平泉凭着自己独制的丸散与管理经验,逐渐向同仁堂的管理层渗透。最终,乐平泉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将同仁堂从别人手中“夺”了回来。从此,结束了同仁堂在外姓人手中长达九十年的历史。乐家也正式掌管了同仁堂。

同仁堂老药铺

之后不久,乐平泉又迎来一件人生喜事。那就是一位名叫许叶芬的姑娘成为乐平泉的新娘。这位叫许叶芬的姑娘,矮胖身材,面貌较黑,出身望族,文化水平较高。二十三岁的许叶芬作为续弦嫁给四十岁的乐平泉。夫妻虽相差十七八岁,但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说也奇怪,乐平泉直到四十岁与前妻没有一儿一女,但自从与许叶芬结为夫妻。家中相继添了四男四女。许叶芬不仅是乐平泉的贤内助,更是丈夫生意上的得力助手。夫妻俩的婚姻持续了三十年,也共同经营同仁堂三十年。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夫妻也总会有一个先离开对方。乐平泉七十岁时,留下四儿四女,离开了陪伴他三十年的妻子。对于丈夫的去世,许叶芬心里极度悲伤,但表面上还要保持镇静与坚强。因为,在外人看来,同仁堂的当家人乐平泉去世,也意味着这个家族与同仁堂都失去了主心骨。当时,很多人议论同仁堂的命运,并传言“同仁堂没有几天好日子过了,看看她们孤儿寡母,等着他们蹲桥头,抱砂锅吧!(做讨饭的乞丐)”但谁也想不到,乐家的女人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却比男人还要坚强。

许叶芬

面面俱到处理事务,事无巨细经营同仁堂

许叶芬不能看着乐家就此沦落下去,更不能让丈夫辛苦“夺”来的同仁堂再次落入别人之手。许叶芬强迫自己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尽快走出来,并合理分配同仁堂的工作。她让大儿子乐孟繁主外,让二儿子乐仲繁主内,两兄弟一外一内协助工作。而许叶芬自己把握全局工作。生活中,许叶芬时刻教导儿孙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工作上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共同经营家族事务。在对乐家子孙的谆谆教导之外,许叶芬对同仁堂的职工也是关怀备至。同仁堂的老药工曾回忆:“许叶芬这个人实在是了不起,同仁堂上上下下事无巨细都能照料到。既有男人的精力,又有女人的细心。”那许叶芬到底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管理同仁堂的呢?早上与家人吃过早饭,许叶芬会与儿媳、孙媳一起在家中的药房包药。有人会问,难道乐家的女人还要亲自动手制药吗?可以这样说,只要嫁到乐家的女人都要参与制药的工作。虽然这些女人是少奶奶的身份,但仍要亲手参与劳动。尤其一些需要包金箔的药更需要乐家女人亲手包。一是,女人心灵手巧,更适合这种工作,二是,金箔是由金子打造的极薄的金叶子,极其的珍贵,一两金子相当于四十两银子,所以,不能让外人参与。即使到后来成立了同仁堂制药厂,在制造安宫牛黄丸的车间全部是心灵手巧的女工。这个工序极其特殊,外人不能靠近,只能隔着玻璃看,里面的女工能用极灵极巧的手将一层极薄极薄的金衣包在安宫牛黄丸上。因此,安宫牛黄丸也极贵,在三四十年前,就能达到一千元一粒。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也极严格,不能有一粒的误差。在过去,同仁堂中有很多药需要包金衣,而这些工作都是乐家女人亲手去做。就连许叶芬也不例外。

包金箔的安宫牛黄丸

许叶芬与儿媳,孙媳在一起工作中,一边包药,一边闲谈家务,她可以顺便了解家中发生的事情。此时,有些家中的事情需要这位长辈拿主意时,她会当场对晚辈做出自己的指示。家人坐在一起,有事当面提问,当面解决,这是许叶芬的作风。这种作风应用到工作中,更见成效。在午饭之后,许叶芬会亲自到同仁堂的门市与药厂中查看,发现问题,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这让她对员工的工作状态相当了解。下午五点,账房先生会亲自来向许叶芬报账,每次她都会非常客气的亲迎亲送。同仁堂的老药工回忆:“许叶芬还会经常到厨房,检查为员工们做的饭菜好不好吃,谁家里有事也会关心关心,更让人感动的是,甚至外面的穷人家里,有人去世后买不起棺材,给她磕个头,她也会给买口棺材。”后来,同仁堂让专人负责开办棺材铺,免费送给那些买不起棺材的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火杀大栅栏,许叶芬带领全家到太原避难,同仁堂遭到严重损失。留守在同仁堂的员工冒着生命危险将同仁堂的匾额藏了起来。当许叶芬从太原回来之后,酬谢了同仁堂的留守员工,更奖赏了冒着危险抢救同仁堂匾额的张诩亭。这也提高了许叶芬在同仁堂员工中的威信,更让员工对其佩服至极。

晚清大栅栏附近

工资改革提高员工积极性,良好住宿赢得员工好评

而更让同仁堂员工佩服的是,许叶芬对员工的工资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项工资制度对现在的销售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低工资加提成或高奖金。改革之后,同仁堂的员工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工资,更一部分为日工资,当时称为“另钱”,即除工资之外的另一笔钱。这笔钱的多少取决于每天售货药材的销售额,谁卖的多,谁得的多,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当时,这无疑调动了同仁堂员工的积极性。这种工资制度一直在同仁堂延续了下来。据北京的老药工说:“许叶芬可能是老北京药铺中对员工实行提成工资的第一人。这种提成工资远远高于月工资,并且是每天一发。”每天一发提成工资,并且高于每月工资,可见当时同仁堂每天的生意非同一般。在当时,许叶芬的这种工资改制对同仁堂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仁堂的员工深有体会,并回忆道:“许叶芬用这个方法,即使不出去,也能把员工管住,你跑吧,你不干活吧,你不干活就没有钱或者得到的钱比别人少,因此,你不得不努力去做。”

许叶芬三房乐镜宇一家

为了笼络员工的心,让更多优秀的学徒进入同仁堂,在同仁堂打工的药工的各项工资要比其他药铺每月的固定工资高得多。更让员工欣慰的是,同仁堂是老北京唯一一个为员工提供固定宿舍与床铺的药铺。而当时其他药铺并没有固定的宿舍与床铺,只是简单在干活的地方临时用两个凳子与木板搭建。早上开工后,还要先将木板与床铺收拾起来,才能开始干活。而同仁堂的住宿条件要比当时老北京任何药铺好得多。这也让同仁堂的员工在同行业的员工中相当有面子。当然,同仁堂对员工的各项水平要求很高。这就是当年许叶芬管理下的同仁堂。

乐家子孙

许叶芬从二十三岁嫁到乐家,与丈夫乐平泉一起经营同仁堂三十年。丈夫去世后,五十三岁的她接手同仁堂。此时外人并不看好她,但她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力挽狂澜,让同仁堂达到了高峰。对于乐氏家族的繁衍,她更是功不可没。丈夫乐平泉四十无儿无女,自从娶了二十三岁的许叶芬后,接连为乐家添了四男四女。这就是后来同仁堂乐氏家族四大房的开始。之后,许叶芬又为同仁堂奉献了二十七年,八十岁仙逝。下面将讲到,同仁堂历史上的另两位女强人:一位辅助走投无路的乐家子弟开创新事业,一位让乐家子弟至今仍掌控属于乐氏家族的另一支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