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流星岁月中,直销行业发展的现状
直销行业稳步前行的核心动力:依然是进人和留人
进人:即使一个人不理解某个品牌以及这个行业,但是只要品牌持续保持热度,企业保持产品本身的实力,总有一天他可能会成为消费者甚至是经销商,所需要的是时间的证明和熏陶;留人:一个人离开了一个平台,只要他还能认识到行业的独到之处,认识行业的美好,他可能仅会换平台。只要这个人能留在行业便能持续为行业增添活力和可能性。
因此,最令人担忧的进人问题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吸引到民众,或者说行业本身让所有人失望;最令人担忧的留人问题是一旦这个人离开行业就再也不回头,不但不回头,还可能抨击和批判平台品牌和产品,乃至波及整个行业的声誉。这样看来,进入和留人其实都是同一个问题,唯巩固好自己的口碑,产品的优质,保持与时代相融的活性,才能保证吸引力,渲染行业的真实魅力。
而进人和留人的现象在年轻人身上凸显的尤为特别。随着时代的包容性不断扩大,年轻人在接触行业的时候其实并不排斥直销的模式和感觉。然而年轻人刚步入社会,人脉,资源,实力皆为有限,心气也浮躁,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已经很困难了。而年轻人若是仅为尝试这个行业,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本身就没有用热度去从事这个行业。于是当他们离开的时候,也并不会留下那么多的依恋。自然,他们也不会像老一辈的直销人一样还能回头。
但这样的境况对各行各业来说可能都会成为一种常态。如何抗拒这股潜在的排斥力,不让行业断层,远比目前遇到的舆论外事风险更值得关注和探讨。
夸大虚假从何而来?又该何去何从?
除了被非法传销和其它违法犯罪行为染黑所造成的负面情感外,行业另一个让人感觉不好的是“被迫接受”。
应该肯定的是,除非正好需要一款商品,否则任何人看到自己的朋友圈被无数的减肥产品,化妆品,包包,牙刷攻占刷屏的时候,心情都不是那么舒服。这正如雅芳小姐诞生的时候第一次去敲陌生人的大门,也不会让主人愉悦—于是被拒之门外,便是人之常情。
直销来自国外,属于舶来品。美国民众个性外放,向往自由,可畅谈财富自由,他们善于用微笑去作为自己打的第一声招呼,哪怕是陌生人也能顺风顺水混个自来熟,这是他们的文化情怀。而国人更为内敛,更需要巩固自己的小生活圈,对其它人更有警觉性。大概如此,国人在做直销的时候更强调从自己身边的人开始,从熟人开始,这是不得已的事。但哪怕是熟悉的人,锋芒毕露地介绍具体的商品,也容易让人感觉不适。即使有那么多的营销方式和手段可以借鉴,但实际的结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别人的心里,打开别人的心扉。而为了达成所谓的目标,有些压力就转化为了风暴,让本来如沐春风的场景变得残破不堪。
不得不说,很多人为了追求销售目标,最终情不自禁地开始走上夸大虚假的道路。这里指的夸大虚假,并非一则广告,一幅图片,一篇文字上具体的夸大虚假宣传。更多的是平时对话和沟通中夸大虚假的言辞。除此之外,还有恶俗和攻击性语言也会经常充斥在交流平台上。如果说法律法规可以处罚和制止那些夸大虚假的宣传行为。但是更细微的日常沟通中的夸大虚假辱骂语言该由谁来负责和管理呢?
既期望人们的素质逐步提高,而自发约束自己,也需要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大客服部门,经销商管理班子协同联合解决这个难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平台的成熟与否,可以从从业人员的言行中参考一二。
当罗生门出现在直销行业,媒体舆论更应客观冷静
罗生门里有对错,但很难说清善恶。和电影剧本相比,充满人性的直销行业则更为复杂。
以近期直销行业出现的问题为例,站在媒体舆论角度,力图指出企业出现的核心问题,以民生民意的呼唤为目标,势必追责的公正出发点并没有任何毛病;作为消费者由于产品质量问题导致身体健康没有预计的好转,甚至造成极大损害的结果,需要各方各面的弥补,这样的诉求也是极为正确的;企业从产品的质量和管理角度让事件透明化,还原问题真相,以常规化的公关方式处理事件,更不能有什么非议;哪怕所谓的“职业打假人”从旁协助,若初心确实为了帮助消费者更好的维权而给出了一些方式和方法,似乎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罗生门里任何人开始都是洁白无净,无症对错,但后来却逐渐显现善恶,皆为形式发展所迫。某些媒体在事件不断发酵的过程中,眼睛被迷离,失控的键盘打出了失控的文字还驾驭了失控的内心,仅随自己看到的“真相”不知不觉被舆论和自己引导去了偏激的一边;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为了将自己的损失补偿到最大化,急于寻求更多,不知不觉中言语过度,情绪过度,从纯粹的受害者变得有那么一点“利益性”;打假维权专家们为了让自以为的正义不倒,促使证据变得复合自己的想法,让真实依附于想象,将受害人引导成了不纯的维权者,最后让一个维权事例变成了碰瓷行为,将不起眼的虚假参入了本应纯粹的真实。
秉持初心尤为重要,不经意的错误和不当行为随着事情的发展,可能慢慢超过了它的本来面目和所受容量。
呼吁身在此山中的各个人物冷静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着实很难。因此,媒体的客观真实更显重要。作为舆论的构建者和引导者,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其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制造舆论,更需控制舆论。媒体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员,所能给与社会大众的是多一条思路,多一点思考,从客观真实多样的视界中看待问题,而非像几十年前的红卫兵一样将地主们捆绑着游街。过度地包装善,和过度讽刺恶都会让媒体失去自我,让舆论陷于不堪。
最讽刺和担忧的是媒体们一边喊着“打假去虚”一边用虚假的文字去迎合观点和民众;最可怕的是普通民众再也不想看媒体新闻和资讯—因为没有什么值得相信和值得看的了。能够“打假”的唯有真实。